2017年1月24日火曜日

第56回 重版出來!──台灣出版業與三一八運動



拿山瑪谷東京讀書會 第五十六回 重版出來!
時間:2017年1月24日
講者:黃秀如(左岸文化總編輯)小威


    今天很開心邀請到黃秀如總編。日劇《重版再來》是講述漫畫重版的故事,會訂這個主題,是因為拿山創立以來一直沒機會接觸出版這一塊,大家又愛讀書,加上我們是讀書會,所以想請總編分享在左岸文化的這些年還有過去的工作經驗。

■自我介紹
    很遺憾大家不能回去過年,但大家如果都回去過年,我今天就不能跟你們分享了。大家對出版一定有想像,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我也會把我知道的告訴你們。首先介紹我自己。唸完台大政治系之後並沒有出國,而是唸了台大政治研究所。研究所論文跟政治理論、公共行政、國際關係一點關係也沒有,寫的是台語片的興衰史。台灣有一段時間拍攝許多講台語的影片,造就了台語片的黃金時期。其實我沒有很喜歡政治學,但是我很喜歡看電影,我曾想過就去拍電影好了,但人生的發展總是不如自己的想像。
    我從沒想過會做出版業。唸政治所的時候倒是做過政治相關工作:研究助理、國會助理、報社記者。其中擔任康寧祥委員的國會助理是我很重要的工作經驗。後來我去老康創立的首都早報跑選舉新聞,碰到第一次三合一選舉,但跑完新聞之後身體就變差了。我研究所畢業之後找不到工作,也沒有認真找工作。直到有一天朋友問我要不要到誠品書店上班?
   所以誠品書店算是我離開學校後的第一份工作,負責管理人文社會書區。整個書店就我這一區的生意最差,我只好每天閒晃研究分類學,每天都在想為何這些書賣得不好。可以這樣說,我對出版業的興趣,並不是從讀者出發,而是從書店店員出發。當年的我們可以決定經銷商送來的書要不要採購,覺得好的書就寫文案大量陳列,覺得不好的書就退回去不賣。我常常支援服務台,但有人問我書在哪裡時,我總能清楚地說出書在第幾個書櫃第幾排第幾本。我對於自己經營的東西有一定的熟悉度,像是書擺了多久被賣掉了,這樣的經驗是很好的。不過當年的出書量比起現在少很多,書店的走道也不像現在這樣擠滿平擺桌,進入二十一世紀後,書店每個月進書量總有兩千種上下,以致一個月的新書期賣不好的書就會被退回去。
    其實我沒有打算一直賣書,所以就離開書店,回台大做日本研究。結果交流協會的考試,專業科目考得比日文還差!在沒地方可去的情形下教了一年二專英文,之後被學長找去新新聞出版部上班。本來是試圖擴大出版規模的,但三年後就把出版部給做倒了。那時候我覺得自己真是做什麼倒什麼:首都早報倒了、自立早報倒了、新新聞出版部也倒了,真的不知道該做什麼。來日本流浪三個月之後,又被找回誠品工作,這次我做的是銷售分析。那時我才知道台灣每年申請書號ISBN)的書籍有四萬種上下,其中漫畫佔了很大部分,因為每一集就要有一個ISBN。我負責每一年要出版一本上一個年度的《誠品報告》,主要服務對象是出版業,但是四個年度之後,這個投資太多、報酬太少的單位就被裁撤了。我又做倒了一個!然後又來日本流浪。直到讀書共和國的社長找我來做左岸。

■決定做編輯的要件
    很多人都會問編輯是不是值得投入的行業,我通常都會先談錢。現在剛畢業的大學生我們公司會從25K開始研究所畢業28K吧,但每家出版社的標準不盡相同。二十年前,一個大學畢業生來出版社工作,起碼從28K開始,比現在的行情好。做了幾年,有機會就升資深編輯、進而主編,現在各大出版社的總編輯很多都是我們五年級生。我們那個時代的大學畢業生,什麼工作機會都有,我從擔任國會助理到現在,只丟過一次沒中的履歷,其他的工作都是別人找我的。但現在情況改變了。現在的年輕人會的技能比我們當年多很多,一開始卻只能得到25K,想要更多出版社不見得會給,因為人力的供給已經大於需求。
    我的看法是,出版是團隊合作,不要一個人做。一個人當然可以做出版,但無法雇用別人,無法形成產業。我們這些因緣際會佔了先機的五年級生,應該努力創造機會給六七八年級的人,因為你們就是我們現在以及將來會雇用的人。意思就是說,我作為一個老編,應該要把我對業界的知識傳遞給比我年輕一輩的編輯,他們再把我的知識加上他們自己的知識傳遞給比他們年輕一輩的編輯,這樣台灣才有辦法長出像歐美和日本那樣的百年出版業。
    其次是做編輯要做什麼。像我是學政治的、最關心的也是政治問題,所以我做的書大多落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包含哲學、心理學、科學等,但做最多的是歷史書。做出版這一行,你要對於自己知道什麼、不知道什麼了然於胸,不然你會在一個位置上坐很久,但你卻不熱愛也不想去推動自己正在做的事情。然而只是做自己已經知道、很容易就可以做好的事,這樣不會進步。所以這十年來,我一定要做比我自己的實力還要難一點點的書,不管是內容或是技術或是語言,這樣每次做完一本書、克服了新的障礙,就會有新的成長。

■和一本書最親近的三個人:作者、譯者、編輯
    編輯只是業界當中的一個角色,讀者第一個認識的當然是作者,只是現在因為編輯經常出面做行銷,所以讀者也會認識我們。出版最重要的核心是作者。作者分兩種,一是華文作者,包含台灣、港澳星馬、中國等地用中文寫作的作者。通常出版社會直接跟作者往來,但如果作者來自其他地區,那麼就由當地出版社或版權代理來代為授權另一地的出版。舉例來說,台大數學系退休的黃武雄老師在左岸出了兩本討論人本教育的書,北京首都師範大學想出中國簡體版,就來找左岸詢問。根據黃老師和左岸的合約規定,簡體版的授權委託左岸談判,因此就由我們出面去幫老師談妥。
    二是翻譯書作者。翻譯書佔台灣的出版品比重很高(新書佔比超過四分之一,但暢銷書佔比超過八成),翻譯語文包含英文、歐文、日文,這些年韓文也很多,韓國人厲害到我們會跟他們買小孩如何學中文的翻譯版權!左岸做很多翻譯書,所以譯者對我們而言很重要,通常都會配合很久很久。當你有一個很認真的譯者,他還沒翻譯完,你就已經幫他找好下一本了,他就算有其他出版社的書要翻,也會做完之後來翻你的書。就像作者喜歡這家出版社為他做的事,他就會一直希望在這家出版社出書。能夠長久合作的作者和譯者,就是編輯的資源。
    編輯這一行每天都在跟作者和譯者搏鬥。像是最近我們要出版吳介民老師主編的論文集,討論中國因素,裡面有很多學術的東西。這些人都是學者,為了追求精確都會加上很多註,但你要做書給一般人看,其實並不需要那麼多學術文字。這時候編輯是要扮演作者和讀者之間的橋樑,我們要先知道作者在說什麼,然後透過討論,讓作者寫出大眾可以讀的文字。之前有個譯者在翻數學書,他的數學理解力非常強,但逐字翻譯的結果是大家看不懂。於是我請他幫我上數學課,講到我懂之後再翻成中文。這本數學書當初買了五年版權但一直沒編完,版權到期了只好再花錢多買五年版權,大家可能覺得我瘋了,為何不直接出就好,但後來書賣得很好,表示先前的努力沒有白費。

■一本書的成本
    雖然我做過幾次跟書有關的工作,但一直都是不管錢的,連發票都會開錯,有次還把九百塊寫在九百萬的欄位!作為讀者,我只知道要盡量買便宜;作為店員,我只知道要盡量不打折賣(早期的誠品是不打折的,要有會員卡才能打九五折),我一直都不知道一本書的成本是多少,直到做了十年的總編輯,我才知道成本真的很重要,這是你在進入這個行業時一定要理解的。
    一本書有定價也有售價。現在的讀者已經很少用定價買書了,你看博客來新書上架多半打79折,這中間少掉的21%,由博客來自己吸收。兩個禮拜之後,如果賣得很好,上了暢銷榜,博客來就不會自己吸收,而是21%當中有一半要我付。我批給博客來六折,上了暢銷榜之後分攤10.5%,等於是批給他們49.5%
    現在來看一本書的製作成本表。以翻譯書而言,一本定價400元的書,其中有6%要支付版稅,也就是每本24元。譯稿費以1000650元計算,一本16萬字的書,翻譯費是10400元。封面設計用中等的價格計算,一萬元。封面用圖要跟國外圖庫買,五年使用期限,大概是250美元,7500元。排版每頁40元,16萬字的書抓個384頁,排版費共15360元。印刷費每頁0.1元,每本印刷費約38元。
    好啦,如果印量是兩千本的話,那麼版稅是48000元+譯稿104000元+封面設計10000元+用圖7500元+排版15360元+印刷76000元,加總起來是260860元,每本書的製作成本約130元。還記得我批給通路六折嗎?所以定價400元的書,我會拿回240元。如果我的兩千本書都賣完了,那麼總收入是480000元,而我的總成本是260860元,也就是說,總成本佔了總收入的54%
    可是,一本書賺來的營業額不只要分攤製作成本,還要分攤編輯的薪水、預留的年度版稅、人頭稅、倉儲費用、辦公室的租金水電以及其他雜費,還有,分給平台的錢。我的總收入當中有10%要分給業務、會計、總務平台。可是總成本都已經超過總收入的一半了,剩下的錢還有得扣嗎?以印量兩千本的新書來說,就算賣完了還是沒賺到錢,再刷才會有利潤(這就是長銷書的妙用啊)。

■一本書在出版上下游會碰到的人
    一本書的誕生,除了寫它的作者、翻它的譯者、製作它的編輯之外,還需要上上下下很多人的協助才有辦法問世。我們就從上游一路講到下游。
    既然台灣做這麼多翻譯書,我們先講版權代理。以日本為例,通常台灣的出版社是透過台灣的代理商,去找日本的代理商接觸日本的出版社。這裡的問題是:日文書沒有獨家的台灣代理,很容易造成某一本書有數家出版社透過不同的台灣代理商去接觸日方的情況,因為不知道對手會出多少錢,為了搶書大家只好把提議金offer)往上喊。買貴是一個問題,不容易買是另一個問題。日本代理商有可能不想做這個案子,因為代理費太少了(例如學術書)。比方說一本書的權利金最低行情是十五萬日幣,代理費10%,一萬五千日幣,如果由台灣代理商與日本代理商平分,雙方各得七千五百日幣,不是一筆大錢。議約的繁瑣過程,再加上合約簽訂後要維持五年的關係,書賣得好,每年還會有進帳,書賣不好,就只有這開頭的七千五百日幣,如果不是源源不斷有案子可接,單一案子不太容易有人願意做。
    跟代理有關的,除了翻譯出版權之外,還有譯稿買賣。很多台灣出版社為了圖快圖方便,會跟中國大陸買譯稿,可是直接把大陸的東西拿過來用,台灣自己就不會有翻這種書的譯者。另外,北京曾有出版社跟我們提議,由他們取得全球中文版權,我們來翻,兩岸分工,一邊出簡體版,一邊出繁體版。自從台灣開始有版權代理之後,都是取得中國大陸以外的繁體版代理,但這些年中國出版社一直遊說歐美給他們全球中文版權。這不是大陸同業的問題,他們當然知道什麼書內容很好,但中國沒有出版自由,你會發現有些書無法出簡體版,同一本書的繁體版比簡體版完整。舉希拉蕊回憶錄《活出歷史》為例,台灣先出版,再授權譯稿給中國出版社,結果有香港博士生發現跟六四有關的內容都被刪掉了,於是寫信去給美國出版社。希拉蕊勃然大怒,把簡體版的權利收回去,結果繁體版因為這件事賣得更好。
    接下來講編務相關。除了責任編輯之外,還有封面設計和排版,通常這兩項工作都會外包出去。台灣這些年的出版品在裝幀上精益求精,很願意追求形式、材質、印工,也很願意花比較多的錢。有些出版社甚至會為了不同的通路做獨家封面或精裝,更不要說有出版社願意砸錢做一本平面設計師的作品集,而誠品敦南店給了整個牆面陳列他的作品。雖然不是所有編輯都對名家趨之若鶩,但講究美感與質感確實已經成為台灣編輯的基本功之一了。設計要顯得出色,後製就不能馬虎。通常這項工作的執行者就是印務。印務負責協調製版、印刷、裝訂、用紙等事項,他會知道黑白書給誰印比較好、彩色書給誰印比較好、輕一點要用哪種紙、重一點要用哪種紙。前一陣子我帶學生去中和參觀印刷廠,碰到我們家印務,他正在看一頁鮭魚子握壽司的色彩。我以為他是來看印(正式開印),結果不是,他只是來試印,研究一下這家印刷廠的印刷機和油墨對不對。
    書做出來要有人賣,這是行銷和發行的工作。發行因為和通路有關,我們晚一點再講,先講針對讀者、媒體與通路的行銷廣告。在社群媒體、自媒體還沒出現之前,以前的出版訊息主要是紙媒,例如中時的〈開卷〉、聯合的〈讀書人〉,以及各大報的藝文版,還有曾經廣受讀者喜愛的《誠品好讀》。現在的書訊除了作者和出版社的臉書曝光之外,會刊登書摘或做報導的新媒體有《關鍵評論網》、《端傳媒》、《泛科學》、《報導者》、《說書》等。通路自己的媒體現在還有金石堂的《出版情報》和博客來的《OKAPI。在中國有一種網紅很厲害,他們透過直播說書,受歡迎的程度甚至到了可以向出版社批書來賣,但網紅賣書在台灣還沒成為風潮。
    並不是所有的出版社都有自己的發行系統。時報、聯經、遠流、圓神這幾家老牌出版社都是自己發書的,但更多出版社是委託聯合、大和這類總經銷代為發書。自己發書就要有自己的倉庫,倉庫的租金、人事和維護費用,對規模不大的出版社來說根本負擔不起。以我們公司為例,發行分為直往和經銷,直往的對象除了所謂的三大通路:博客來、誠品、金石堂,還有唐山、水準、政大書城、小小這樣的小型連鎖或獨立書店,至於遍布全台的地區型書店,則委由聯合去代為經銷,這樣我們就不用養一個龐大的業務群在全台跑來跑去。

■如果一本書,在書店......
    書店就是一本書從誕生後來到的最下游,我們假定它最後是被你買走,不然它的命運我們晚點再說。現在最大的兩個通路,一個是網書博客來,一個實體誠品。這兩家的營業額經常會佔到出版社的一半以上或更多(並不是所有的出版社都有辦法把書發到其他通路),所以怎麼跟這兩家談書展、案型、折扣、曝光等等,往往是出版社的業務部一年當中最艱鉅的任務。
    誠品和金石堂的往來方式採銷(貨)轉結(帳)制,先進書但不必先付款,一個月後賣多少本就付多少錢。但書店並不是付給出版社現金,而是幾個月的期票,這意味著我得先用自己的資金墊付我們上面所說的一本書的成本和費用,然後等幾個月後才能收到貨款來沖帳。一個口袋沒有資金的出版社,根本無法跟銷轉結的大書店做生意。至於博客來或全台各書店的總經銷,往來方式採月結制,他們跟我拿多少書就先付我多少錢(通常還要扣掉上個月的退書),但是他們也會怕賣不完,所以會先扣將近兩成的保留款。月結這種多年沿襲的運作方式,在過去經常被詬病為「以書養書」的禍首,但能夠先拿到貨款,對小一點、新成立的出版社來說才有周轉的餘裕。
    另外,最近還有獨立書店聯盟,他們在推的就是最多只有九五折,因為獨立書店每家都是選書,沒有量就沒辦法把折扣壓低,我們出貨給他們大概是七折,他們的售價頂多是九五折。一本書他們拿走25%,但要支付薪水、房租、水電等有的沒的,真的很不好賺。如果讀者想要的只是便宜的折扣,那麼獨立書店不就應該全倒嗎?所幸不是這樣,博客來、PCHOME雖然買書便宜又方便,但獨立書店有選書的特色、有店主的堅持、有社群的對話,這也是這幾年下來,雖然獨立書店很難活,但仍然有很多人想做也有很多人支持的原因。
    還有一種賣書的方式叫量販,例如COSCO、大潤發、超商上架。量販的折扣比三大通路來得低,但一次進貨的量比三大通路來得大。業務部有時也會來問我要不要上量販,因為折扣和下量都還不錯。我做過兩次,效果都不好,後來就都拒絕,看起來量販店不是我的讀者會常去的地方。圖書館標案也是一種賣書的方式。現行的標案都是由幾個特定廠商競標,最後拿到標案的經常都是最低標。最低標看起來是替人民省了納稅錢,但拿到最低標的廠商都會回過頭來跟我們出版社砍折扣,出版社為了不要損及毛利,就會給標案廠商低成本、甚至低水準的出版品。
    海外通路指的是港、澳、星、馬和中國大陸。港澳讀者買繁體書買得多也買得多樣;星馬因為簡體字進入得早,再加上政治氣氛比較威權,讀者比較偏好理財投資、生活保健和大眾文學。這些年,原本不能販售繁體書的中國大陸,因為誠品、方所、雅昌等高檔書店所帶動的氣氛,繁體書也漸漸地在當地有所斬獲。當然,政治敏感書籍還是會遭到刪單。

一本賣不出去的書最後的歸宿
    進入出版界之後,我最害怕去兩個地方,第一個是書店,因為看到其他品牌很厲害的作品,信心受到打擊,覺得自己怎麼就做不到?第二個是倉庫,看到自己做的書沒賣好,一落一落地連拆都還沒拆,最後被送到回收場遭到銷毀的命運,那種痛心的感覺就像《重版出來》裡的社長。你如果捨不得把賣不好的書銷毀,一直放在倉庫裡幻想哪一天發生什麼事突然大賣起來,這些書就會開始變黃或是因為潮濕而產生黑點。這樣的瑕疵書,博客來和誠品是不會收的,只能送到地區型書店,但如果這些書店還是賣不動再退貨回來,該怎麼辦?有些出版社會直接銷毀,但有些出版社會用每本十元、二十元的價錢切書出去(菜市場或學校福利社)販賣。

    身為讀者,你是那種願意去獨立書店買一本400頂多打九五折的書,還是到中山地下街買五本199的瑕疵書?左岸每年都會把倉庫裡發黃的、風漬的、折到邊的或貼紙撕不乾淨的瑕疵書拿來曬書,例如邱吉爾的《第一次大戰回憶錄》,在曬書節的時候都賣得很好。有一天,一個老爺爺打電話來罵我們,說他在台北書展的時候買了全套,五折(因為是滯銷舊書),他在中山地下街看到的卻是五本199元,價錢怎麼可以差那麼多!雖然我們有去查證那是風漬書,也跟老爺爺說明了,但他還是很生氣。現在想起來,那位老爺爺生氣的,也許是買貴了(事實上並沒有,原來的定價是2200元,特價是1590元),但真正令人生氣的是,到最後我們竟然是用那樣的低價把整套邱吉爾給賣出去。倉庫裡待銷毀的書也好,地下街裡賤賣的邱吉爾也好,那是做編輯的人在一開始選書時就該銘記在心的畫面。





Q&A
一、譯者如何入行?
    有些譯者是帶著履歷毛遂自薦,有些譯者則是透過朋友介紹和編輯認識,也有譯者是先到翻譯公司接案子,也有譯者本來在出版界工作,後來離開公司體制,以接翻譯案維生。有些譯者只接自己喜歡的作品,甚至還有先翻了再來問出版社有沒有意願去買國外版權,結果發生已經有別家出版社買走版權並找別人翻譯了這樣的憾事。如果你不認識任何出版社的編輯,那麼備好履歷以及試譯段落再毛遂自薦,通常都會有人願意試一試。我們家因為一年的出書量不大,譯者總是固定那幾位,如果有新領域需要找新譯者,我們也是找朋友介紹,這樣可以避免一再試譯的損耗。

二、318的影響?
    舉例來說,在318之前,《獨裁者的進化》放在誠品兩個月,賣得很不怎樣。但是318之後,《獨裁者的進化》就跟著《國家為什麼失敗》那樣,開始賣起來,幾乎每個星期都在再刷,那一年就賣掉了一萬本,我們那一年的營業額幾乎都靠它!還有《21世紀資本論》,跨個年就賣掉了三萬本。318的發生,不只是在2014年造成對歷史(尤其是台灣史)、哲學、社會學、政治經濟分析、中國研究等書籍的大量需求,也是在這一年,新一代的台灣讀者形成了。以一個上一代的讀者來說,我很羨慕你們這一代的閱讀環境,以一個這一代的出版人來說,我很慶幸擁有你們這樣的讀者。

三、為什麼318之後出了很多經典的新譯本?
    其中有些是之前本來就出版過的,只是沒有賣起來,像《公民不服從》。我覺得318運動所嘉惠的,不只是我們這種人文社科出版社,而是讓人意識到這一個領域不是不值得經營。很多以前不做這塊的出版社現在都開始做了,或者以前做得沒那麼出色的現在也改善很多,我想這是318帶給出版界最大的資產。

四、如果自己寫了一本書,要怎麼出版呢?
    要出版一本書並沒有很難,台灣也有那種幫你編輯、幫你印刷、幫你發行的公司,但他們不是在經營作者或路線,他們是在做自費出版這一塊的生意。我們一般所認識的有牌出版社,考慮的事情很實際,如果你沒有名氣又沒有人脈,常常就是謝謝來稿,我們會好好研究,然後就從此不聯絡。因為你沒有名氣、沒有在經營自己,他們就得費心經營你,把你從零打造起,這樣實在太累了,不如直接找知名部落客或網紅,好歹有個基本的紛絲團。不是只有出版社這麼現實喲,通路的反應也是:「這個人是誰啊?」出版社如果拿不出什麼響亮的招牌或驚天動地的故事,通路通常也就是意思意思。當然,內容很重要,但在網路媒體時代,靠社群媒體紅的作者好像多過靠出版社紅的作者。

五、如何兼顧好書跟利潤呢?
    這個問題很難回答。有時候我們會覺得,要把事情做好就會無法兼顧到賺錢,尤其是讀書人很容易看輕賺錢這件事。出版業是個做書的business,既然是business就會有business model,例如左岸針對喜好又厚又重的歷史書讀者所選的書,每種新書一年賣1500本上下就可以回本,而且因為是長銷書,之後每年只要加印500-800本,又可以賣個五年,保證賺錢。你說很好賺嗎?顯然沒有,左岸到目前還是個努力求生存的小出版社。你說很難賺嗎?那就看每個人的價值觀囉,有時候我賺的不是錢,而是影響力,不然你們為什麼要在這裡聽我講話呢?